南安人造石企業(yè)的“雙面難題”
隨著南安人造石產能的規(guī)模轉移,南安人造石產業(yè)何去何從?進入原材料生產地的南安人造石企業(yè)又將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(zhàn)?
1月10日,廣西賀州的天空一片陰霾,雨淅淅瀝瀝地落在路面上,還未修整完工的地面不消片刻便成了泥潭。
王萬傳站在泥濘之中,頭戴紅色安全帽,手執(zhí)對講機正和員工說著什么。作為廣西賀州萬升石業(yè)有限公司的負責人,王萬傳已不能再如從前那樣隨心所欲,每年定期 出國旅游,自駕車到西藏為自己來場“公路電影”。如今,他必須得“扎根”于賀州。自2014年5月底,萬升與賀州(西灣)工業(yè)區(qū)簽約并拿下近100畝的土 地,從7月份開始施工,到工廠一期投入使用以來,王萬傳寸步未離。
就在兩天前,在王萬傳背后,剛完成不久的一期工廠內,一條人造石生產線已進入試機階段,待試機成功,1月底便會投產。而在他前方,一架挖土機正賣力地運作 著,雨水滲進土里,讓作業(yè)更加困難。王萬傳希望趕在雨季到來之前,將廠區(qū)的通道修建完整,為新年第一批人造石的出貨做好萬全準備。
“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,年底第一條生產線投入生產,第一批人造石就可以生產用來做庫存。”王萬傳對《海西石材》雜志說道,“選擇這樣的時間點并非偶然:各 地的供銷商在過年前后都會回到水頭,其中,無論是水頭萬升的老客戶,還是新客戶,都會到賀州萬升進貨,我們有生產出成品,與他們接觸合作的機會就更大。到 時候,萬升就能夠將第一手產品銷售出去。”
“預計過年的時候就能夠達到每個月十幾萬平方的產量,新年第二條線投入生產之后每個月至少能夠達到30萬平方的產量,每條生產線每年可達150萬平方產 量,年產量約300萬平方。后期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,如果市場吞吐量有較好表現,萬升后期投產第三條第四條的話,年產量將達到600萬平方。”王萬傳向 《海西石材》雜志透露,“賀州萬升二期廠房及辦公樓在2015年雨季過后也將加快建設進度。”
事實上,作為南安人造崗石企業(yè)賀州“掘金”大軍中的一員,萬升只是該區(qū)的一個縮影。

2014年12月9日賀州市委書記趙德明(中)、現任平桂書記韋升安(右二)、平桂區(qū)管委會主任何運安(右一)、平桂副書記鄒雪群(左一)考察廣西賀州萬升崗石項目。(圖左二為萬升崗石項目負責人王萬傳。)
進軍賀州

像萬升這樣,在廣西賀州大手筆地投建人造石生產項目的南安石企不在少數。2012年,這批大軍中的先行者——合源、祥龍、康利等人造石企業(yè)搶先一步,進入 賀州布局人造石生產項目;永泰崗石也于2013年年初在賀州投建了面積達120畝的崗石工廠,并于2014年7月份投產;同樣在這一年拿到地塊的中源崗 石,經過一年多的投建,過年后也投入生產;2014年6月份開始基建的恒泰崗石,一期廠房的第一條生產線也于2015年1月17日順利開機,成為春節(jié)到來 前最后一家進入投產的崗石企業(yè)。而在這一年開工建設的南升、恒泰、錦宏、佳利等企業(yè),也將在2015年陸續(xù)完成項目建設,開始進入生產階段。
筆者在賀州了解到,目前賀州主要的人造石企業(yè)集中地有兩大工業(yè)區(qū),即賀州西灣(平桂)工業(yè)區(qū)和望高工業(yè)區(qū)。這兩大工業(yè)區(qū)中匯聚了約25家人造崗石企業(yè)。其 中,祥龍、利升、亞太、萬升、南升、南輝、恒泰佳利、錦宏、大華等十幾家人造崗石企業(yè)分布于西灣(平桂)工業(yè)區(qū),合源、太陽、順達、鴻源、康利、永泰、萬 益這7家集中在望高工業(yè)區(qū),而在鐘山工業(yè)區(qū)內,僅有中源崗石一枝獨秀。
2014年中國人造石調研報告分析數據
2014年中國主要人造石企業(yè)及生產線數量分布:

中國主要人造石產地產能圖釋:
(單位:萬平方米)

在春節(jié)之前,已進入投產階段的企業(yè)有10家,生產線已達24條。在這些人造石企業(yè)中,除了利升和亞太兩家之外,其余的均為南安人造石企業(yè)。在這兩年內,他 們上演了一場人造石產能的集體遷徙,每一家企業(yè)的投資力度都不容小覷,大部分企業(yè)簽約年產能均在500萬平方米以上,最高的一家將安裝9條生產線,年產將 達到900萬平方米。
“按照目前強勁的發(fā)展勢頭來看,短期內賀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。”受訪的大部分石企老板,均對賀州未來的崛起充滿信心。
“水頭從2008年開始至今,快速發(fā)展了8年,目前人造石生產線才50多條,而如果賀州的人造石企業(yè)集中投產之后,預計2015年年底就能超越水頭的產能。”中恒崗石副總經理蔡華山對《海西石材》雜志說道。
為什么出現人造石“產能遷移潮”?
南安人造石產業(yè)的局限性
“人造石在近幾年的用量急劇增長,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,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潛力也想分得一瓢羹,紛紛押寶人造石,造成了產能的快速擴張。”蔡華山分析。
近兩年,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,作為高端裝飾材料的天然石材普遍需求量下滑,而物美價廉的人造石卻呈現逆勢增長的趨勢,成為石材行業(yè)中發(fā)展速度最快的一個 分支產業(yè)。目前,人造石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的大型商業(yè)地產項目,企業(yè)研發(fā)中心、員工公寓、高端(奢侈)商品旗艦店,中端連鎖酒店等場所,并且隨著家裝 市場的挖掘,人造石也逐漸在家裝中大放異彩,而出口國際市場的產品銷量也在逐年增長。
人造石出口統計表(截止2014年11月數據):

人造石進口統計表(截止2014年11月數據):

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,可以說,人造石均交出了完美的答卷。“按目前的形勢來看,人造石市場的銷量仍然處在上漲趨勢,在天然石材加工和貿易艱難前行的今天,人造石確實是許多企業(yè)爭奪的獵物。”廣西賀州南升崗石副總經理王聯煌如是說。
隨著南安人造石產能的規(guī)模轉移,南安人造石產業(yè)何去何從?進入原材料生產地的南安人造石企業(yè)又將如何應對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(zhàn)?
1月10日,廣西賀州的天空一片陰霾,雨淅淅瀝瀝地落在路面上,還未修整完工的地面不消片刻便成了泥潭。
王萬傳站在泥濘之中,頭戴紅色安全帽,手執(zhí)對講機正和員工說著什么。作為廣西賀州萬升石業(yè)有限公司的負責人,王萬傳已不能再如從前那樣隨心所欲,每年定期 出國旅游,自駕車到西藏為自己來場“公路電影”。如今,他必須得“扎根”于賀州。自2014年5月底,萬升與賀州(西灣)工業(yè)區(qū)簽約并拿下近100畝的土 地,從7月份開始施工,到工廠一期投入使用以來,王萬傳寸步未離。
就在兩天前,在王萬傳背后,剛完成不久的一期工廠內,一條人造石生產線已進入試機階段,待試機成功,1月底便會投產。而在他前方,一架挖土機正賣力地運作 著,雨水滲進土里,讓作業(yè)更加困難。王萬傳希望趕在雨季到來之前,將廠區(qū)的通道修建完整,為新年第一批人造石的出貨做好萬全準備。
“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,年底第一條生產線投入生產,第一批人造石就可以生產用來做庫存。”王萬傳對《海西石材》雜志說道,“選擇這樣的時間點并非偶然:各 地的供銷商在過年前后都會回到水頭,其中,無論是水頭萬升的老客戶,還是新客戶,都會到賀州萬升進貨,我們有生產出成品,與他們接觸合作的機會就更大。到 時候,萬升就能夠將第一手產品銷售出去。”
“預計過年的時候就能夠達到每個月十幾萬平方的產量,新年第二條線投入生產之后每個月至少能夠達到30萬平方的產量,每條生產線每年可達150萬平方產 量,年產量約300萬平方。后期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,如果市場吞吐量有較好表現,萬升后期投產第三條第四條的話,年產量將達到600萬平方。”王萬傳向 《海西石材》雜志透露,“賀州萬升二期廠房及辦公樓在2015年雨季過后也將加快建設進度。”
事實上,作為南安人造崗石企業(yè)賀州“掘金”大軍中的一員,萬升只是該區(qū)的一個縮影。

2014年12月9日賀州市委書記趙德明(中)、現任平桂書記韋升安(右二)、平桂區(qū)管委會主任何運安(右一)、平桂副書記鄒雪群(左一)考察廣西賀州萬升崗石項目。(圖左二為萬升崗石項目負責人王萬傳。)
進軍賀州

像萬升這樣,在廣西賀州大手筆地投建人造石生產項目的南安石企不在少數。2012年,這批大軍中的先行者——合源、祥龍、康利等人造石企業(yè)搶先一步,進入 賀州布局人造石生產項目;永泰崗石也于2013年年初在賀州投建了面積達120畝的崗石工廠,并于2014年7月份投產;同樣在這一年拿到地塊的中源崗 石,經過一年多的投建,過年后也投入生產;2014年6月份開始基建的恒泰崗石,一期廠房的第一條生產線也于2015年1月17日順利開機,成為春節(jié)到來 前最后一家進入投產的崗石企業(yè)。而在這一年開工建設的南升、恒泰、錦宏、佳利等企業(yè),也將在2015年陸續(xù)完成項目建設,開始進入生產階段。
筆者在賀州了解到,目前賀州主要的人造石企業(yè)集中地有兩大工業(yè)區(qū),即賀州西灣(平桂)工業(yè)區(qū)和望高工業(yè)區(qū)。這兩大工業(yè)區(qū)中匯聚了約25家人造崗石企業(yè)。其 中,祥龍、利升、亞太、萬升、南升、南輝、恒泰佳利、錦宏、大華等十幾家人造崗石企業(yè)分布于西灣(平桂)工業(yè)區(qū),合源、太陽、順達、鴻源、康利、永泰、萬 益這7家集中在望高工業(yè)區(qū),而在鐘山工業(yè)區(qū)內,僅有中源崗石一枝獨秀。
2014年中國人造石調研報告分析數據
2014年中國主要人造石企業(yè)及生產線數量分布:

中國主要人造石產地產能圖釋:
(單位:萬平方米)

在春節(jié)之前,已進入投產階段的企業(yè)有10家,生產線已達24條。在這些人造石企業(yè)中,除了利升和亞太兩家之外,其余的均為南安人造石企業(yè)。在這兩年內,他 們上演了一場人造石產能的集體遷徙,每一家企業(yè)的投資力度都不容小覷,大部分企業(yè)簽約年產能均在500萬平方米以上,最高的一家將安裝9條生產線,年產將 達到900萬平方米。
“按照目前強勁的發(fā)展勢頭來看,短期內賀州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。”受訪的大部分石企老板,均對賀州未來的崛起充滿信心。
“水頭從2008年開始至今,快速發(fā)展了8年,目前人造石生產線才50多條,而如果賀州的人造石企業(yè)集中投產之后,預計2015年年底就能超越水頭的產能。”中恒崗石副總經理蔡華山對《海西石材》雜志說道。
為什么出現人造石“產能遷移潮”?
南安人造石產業(yè)的局限性
“人造石在近幾年的用量急劇增長,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,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潛力也想分得一瓢羹,紛紛押寶人造石,造成了產能的快速擴張。”蔡華山分析。
近兩年,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,作為高端裝飾材料的天然石材普遍需求量下滑,而物美價廉的人造石卻呈現逆勢增長的趨勢,成為石材行業(yè)中發(fā)展速度最快的一個 分支產業(yè)。目前,人造石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的大型商業(yè)地產項目,企業(yè)研發(fā)中心、員工公寓、高端(奢侈)商品旗艦店,中端連鎖酒店等場所,并且隨著家裝 市場的挖掘,人造石也逐漸在家裝中大放異彩,而出口國際市場的產品銷量也在逐年增長。
人造石出口統計表(截止2014年11月數據):

人造石進口統計表(截止2014年11月數據):

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,可以說,人造石均交出了完美的答卷。“按目前的形勢來看,人造石市場的銷量仍然處在上漲趨勢,在天然石材加工和貿易艱難前行的今天,人造石確實是許多企業(yè)爭奪的獵物。”廣西賀州南升崗石副總經理王聯煌如是說。
客服熱線:











